本文共 1208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4 分钟。
随着RISC-V技术逐渐进入成熟阶段,国内相关厂商开始陆续推出各自的RISC-V内核微控制器产品。其中许多厂商在2020年发布了初具规模的RISC-V MCU,展现了国内在低功耗、低成本领域的强势实力。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这些厂商及其代表作。
2020年6月,沁恒微电子推出了基于RISC-V3A架构的CH32V103系列32位微控制器。这款MCU采用开源指令集设计,具备时钟安全机制、多级电源管理和通用DMA控制器等高级功能。同时,CH32V103系列还配备多通道ADC、Touch Key、多组定时器以及丰富的外设,如IIC/USART/SPI接口等,适合多领域开发。
泰凌微电子的TLSR9xxx系列SoC芯片于2020年8月发布。该产品以RISC-V32核为核心,最高运行频率达96MHz,5级流水线计算能力强,支持DSP和浮点运算模块,特别适合音频和传感器算法开发。其高性能和多样外设设计使其成为可穿戴设备和物联网领域的佳选。
博流智能在2020年8月推出了BL60x和BL70x系列芯片组。BL602集成了Wi-Fi 802.11B/G/N和BLE5.0基带,搭载32位RISC-V处理器,具备低功耗设计和安全性能;BL702则结合了BLE5.0和Zigbee技术,应用范围涵盖低功耗物联网设备开发。两款芯片均注重低功耗和高效性能。
乐鑫科技在2020年12月推出了ESP32-C3物联网芯片,首次采用RISC-V32位单核处理器。该产品支持2.4GHz Wi-Fi和Bluetooth LE5.0,具备22个GPIO接口、400KB SRAM以及多种外接接口,如SPI、Quad SPI等。此外,ESP32-C3还具有耐高温和丰富的硬件资源,适用于照明、工控等领域。
中微半导体的ANT32RV56xx系列于2020年12月发布,采用芯来科技N100系列内核。该芯片集成模拟外设,能够轻松应对消费电子行业对高算力和低功耗的双重要求。其结构简洁的特点使其在嵌入式系统中具备重要优势。
中科蓝讯推出的AB32VG1同样选用了自主研发的RISC-V内核,其最大运行频率可达125MHz(最高可超频至192MHz),片上存储器和外设资源丰富,包括RAM、Flash、ADC、DAC、PWM、USB和SD等功能,适合多场景物联网应用开发。
通过以上六家厂商的产品盘点,可以看出国内RISC-V内核MCU领域正在快速发展,并迎来了新的机遇。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应用的扩大,这一市场有望迎来更广阔的前景。
欢迎订阅《痞子衡嵌入式》,关注更多技术解读与实践分享!
转载地址:http://dhkiz.baihongyu.com/